利率是百姓生活和经济运行中最受关注的要素之一,对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从微观角度看,利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反映了资金的价格。
对百姓生活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它们是如何确定的呢?
201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19]第15号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各银行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LPR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其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加点形成报价。
例如,人民银行公布的五年期以上LPR为4.2%,小王与商业银行A贷款合同约定的定价为“5年期以上LPR+5BP”,则实际贷款利率为4.25% (4.2%+0.05%) ,若合同选择浮动利率的,则利率会随着LPR变化而调整。(注: 1BP = 0.01%)
我国的存款基准利率由央行制定并公布,各金融机构可根据存款基准利率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现行定价方式为“基准利率+基点”。
例如,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0%,商业银行A在此基础上加5BP,则该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挂牌价格为1.55% (1.50%+0.05%)。
日常生活中,利率的展现形式有单利、复利、内部收益率有日利、月利还有年利,202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21]第3号,明确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贷款年化利率应以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贷款成本(包括利息及与贷款直接相关的各类费用)与其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并折算为年化形式。
陷阱一:只展示日利率或月利率 貌似很划算
现金贷广告:“日息万五“借款1万元 每天还5元按日计息。 随借随还”。看起来很划算,实际年利率=日利率0.05%X360=18.00%。若提前偿还部分本金,实际年化利率会更高
陷阱二:分期收费 只展示每期支付的利息或费用 乍看也不多
小王用消费分期贷款买了价值12000元的电子产品.贷款采用分12期(月)还本付息的方式.每月0.5%的费用。
表面上年利率是月利率0.5%X12=6%.乍看一年6%利率不高,但实际上随着还款本金逐渐减少,按实际占用本金计算得出真正年化利率高达11.5%!
陷阱三:“砍头息”
爱美的小张借款10万元办理“医美贷”,贷款采用分12期(月)还本付息的方式,月利率0.5%。签完合同后,发现实防到手只有8万,剩余2万是放贷机构一开始收取的“贷款服务费”(俗称砍头息)。
表面上年利率是月利率0.5%X12=6%,但按实际占用本金计算出年化利率高达55.43%!
固定利率:利率不变。
浮动利率:利率会随着基准利率变化而调整
年利率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日利率(也叫拆息)以日为单位计算利率,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年利率(%)/360(或365)。
例如,小赵到银行存了100元,1年后获得利息2元,则年利率为2% (2/100),月利率为0.1667% (2%/12),日利率为0.0056% (2%/360)(或0.0055% (2%/365) )
厘和分在不同的时间语境下,表示的利率水平不同。对于年利率来说,一厘是百分之一,一分是十分之一;对于月利率来说,一厘是千分之一,一分是百分之一。
例如,“月息一分”即月利率1%,年利率12%:“年息一分即年利率10%。
每期还款金额相同,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
还款金额逐月递减,每期本金相同,利息逐月递减
(示例]小李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贷款金额100万元,年利率4.3%,还款时间30年,正在考虑用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方式进行还款,两种还款方式对比如下:
可以看出:
等额本息:特点是每月还款金额不变,便于安排可支配资金
等额本金:特点是前期还款金额较高,后期还款压力较小。
两种还款方式各有特点,从名义还款额来看等额本息的总利息支出较高,等额本金的总利息支出较低,但二者用IRR计算的利率是一样的,建议根据自身财务能力和资金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