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印度工业化比中国起步早,我国仅用几年完成超越,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4-07-23 11:15:32  浏览:100

从历史上看,印度的工业化起步是要早于中国的,1849年印度被英国殖民后,英国开始逐渐在印度建立了一些轻工业和重工业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的建立有时是出于殖民主义的目的,但他们也带来了一定的工业化基础。

再来反观中国,中国的工业萌芽产生时期是洋务运动之时,1861年慈禧开始注重洋务派发展,洋务派主张引起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后来辛亥革命后,中国终于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然而从洋务运动到1949年,我们都没有自己的工业设备和体系,现代化机器全部都从外国引进,直到1949开始,我们的经济才开始发展,工业化才踏上真正的进程。

这样看来,印度的工业化起步早很多,中国和印度的工业发展差距也确实很大,以钢铁产能为例,1949年印度的粗钢产量为137万吨,而中国仅仅有15.8万吨。

不过我国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将钢铁产能超过了印度,那么,以印度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优势,为什么会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发展上一直不尽如人意,好好的一手牌被打烂,而且被中国远远赶超呢?

印度的工业化发展有何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印度是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印度拥有丰富的煤、铁、钢、贵金属、石油、天然气等采掘物,尤其是煤炭储量、钢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印度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印度具有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印度在1849年全面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开始剥削和掠夺印度财富,并且冲击印度本来的经济体,而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印度的工业开始“被迫”成长。

因为印度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英国计划在印度开展工业农业的发展,以此获利,比如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向印度引入近代的工厂制度,一些企业在印度创办工业,这奠定了印度工业化的基础。

在此之后,英国在印度修建铁路,当然了,修建铁路也是另有所图,其目的是为了运输原材料、工业制品或者兵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铁路的工程开始动工,于1858年,印度的第一条铁路,也就是从孟买通往塔纳的铁路正式开通。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的铁路总里程数达到了三万四千多公里。印度独立后,铁路的管理也被接管了过来,也成了后续工业化发展的优势。

除此之外,本地的企业陆续兴起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1850年开始,印度引领实业兴国,涌现出了一些民族资本,比如最有名的塔塔家族,他们开办的塔塔钢铁厂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不仅如此,他们还涉足了汽车、教育和发电等领域。

在印度独立之前,国外介入和自主民族资本兴起这两种工业体系都有了发展。

相反,中国在20世纪初期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化基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尤其在清朝末期很大程度上是农业基础、封建制度,没有现代工业化,1949年以前,我们完全落后于印度。

可是,如今的印度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国际影响力都没能赶上中国,那么曾经拥有一手好牌的印度,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局面的呢?

印度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历史上的问题。

1937年,印度的钢铁产量突破了百万吨,此后十五年里,印度的钢铁产量一直都是发展中国家里拔尖的优等生,1956年后,印度开始把钢铁工业的发展列为重中之重,不仅引入外国资源的帮助,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本土企业发展,推动国内工业化进程。比如中央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投资。

总而言之,那时的印度主要目标是扩大工业在总体经济上的占比,但是,这项政策的结果导致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完全失衡,粮食供应不上,轻工业的发展滞后,所以印度还要从外国进口工业设备的同时进口粮食,即便如此,粮食还是资源紧张,于是在1958年,印度爆发了外汇危机,资金不足、粮食短缺的问题让印度在1966年不得不改变经济政策,提高农业技术,推迟推进国营重工业。

国家经济的亏损导致了企业的效率降低,大部分企业开始亏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

除此之外,国家的进口量远远高于出口,在这种模式下,使印度在国际经济竞争上处于弱势,再加上当时政策上对外资企业的限制过严,导致了产品技术一直得不到迅速发展,并且与首次的经济全球化失之交臂。

虽然在此之后的1980年代,印度的新|总|理们对经济政策调整和改革,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解决真正的经济问题,反而使得财政负担更加严重。

而后,奥拉开始实行改革,增加出口、放松外汇控制、鼓励外资的引入,这样一来国家的GDP终于有所回升。

尽管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印度解决了部分危机,且发展前景广阔,不过财政上的压力还是不少。

影响印度发展的还有党派因素,历史的原因导致印度的各邦不由中央调控,每个邦都有各自的管理体系,这就导致了他们很难拧成一股绳办事。

当然,除了地方,中央政党的组成也五花八门,印度是多党治国,有七个主要的政党,它们是印度国民大会党的甘地派、印度国民大会党的社|会|主|义派,以及印度共|产|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和人民党,光是字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印度党派是多么复杂,这种复杂就导致了,他们在经济改革的决策上会进展缓慢。

最后再来说一下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歧视性制度,将人们按照他们的出生背景和职业划分成不同的社会等级,种姓制度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有许多弊端。

首先,种姓制度导致人们的职业选择极为有限,因为他们的社会等级决定了他们可以从事的职业。

这导致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尤其是低层次的人才,无法利用他们的才能和技能为工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某些领域的人才总量受到限制,这在长期内会对该领域的发展带来威胁。

另外,种姓制度制约了工业和现代化的教育普及。在印度传统社会中,学校和大学是被视为高等阶层人士的特权之一。因此,低等级人士通过教育晋升的路程极其艰难。他们无权接受高等教育,这正是一些关键的领域,如工程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所在。

总结一下,现代工业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工业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定。从这一角度来看,虽然印度在历史上先于中国实现了一定的工业化基础,但由于技术、政策和制度的因素,印度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业化水平。

相反,中国在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政策和改革和市场经济有关,以及可持续和全面的技术创新,使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更加成功,日渐成为全球一流工业大国。

印度钢铁的软肋到底在哪里?

我们知道钢的产量也代表着国家工业的基础水平,文中提到过,在1949年,印度的钢产量是要远远高于中国的,然而1953年之后,中国的钢铁产量开始反超印度,那么为什么印度领先这么久会被反超呢?印度的钢铁产业有什么软肋吗?

首先从技术水平上来说,印度钢铁的建造还主要以粗钢为主,缺乏高端钢铁制造的技术水平,只能从外国大量进口满足国内所需,这些技术上的挑战使得印度的钢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面对很多竞争对手时处于一定的竞争压力。

从基础建设来看,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和物流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了材料和产品的流通受阻,使得生产效率会收到一定影响。

印度钢铁产能能赶上中国吗?

印度的钢铁产能要想要超越中国很难。

首先,中国的钢铁产业一直受到大力支持和投资,我们的巨额投资用于建设钢铁工厂和基础设施。此外,中国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和土地储备,以帮助其钢铁制造商扩大规模并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商。

相比之下,虽然印度也提出了一些计划和政策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但这些政策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执行或获得足够的财政资助。

其次,中国的钢铁产业也因规模化效应而得到了帮助。由于产量大和生产基础设施健全,中国钢铁制造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其资源和人力,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相比之下,印度因为基础建设不足,效率上很难与中国的规模化高效率制造相竞争,这些因素也限制了钢铁产量和品质。

最后,中国还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快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这导致了巨大的建筑、基础设施和工程领域的标准化,以及对大量钢铁的消费需求。

相比之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远不那么快,其各个行业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即使要增加钢铁产能,这也不可能进一步迅速占据印度市场。

所以说,印度的钢铁产能赶不上中国是因为政策、基础设施规模、或者人口平均素质等原因影响。尽管印度已经开始了一些改革措施来改善这些问题,但它们当前离中国的制造业超级大国仍有很大的差距。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