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
德 兴
01
德兴概况
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德兴,一座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魅力山城,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在21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着无限旖旎美景与文化遗产。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基地,既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更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美誉,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山城。这里有国家4A级景区大茅山旅游度假区,国家3A级景区凤凰湖、隐居•石头部落、青舍里和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楼上楼田园综合体等。曾先后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
02
德兴美景
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大茅山旅游度假区
大茅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西省德兴市中部,主峰海拔1392米,与三清山东西并峙,是怀玉山脉的又一高峰。大茅山巍峨挺拔,云缠雾绕,自古有"千峰倚空碧,万丈碍于云"之赞。大茅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山,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农垦文化、绿色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大茅山神奇神秘的独特景观。
大茅山旅游度假区在2012年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大茅山旅游度假区负氧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40000个,空气新鲜,水质极佳,是著名的国家级避暑、疗养、度假胜地。
凤凰湖景区
凤凰湖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德兴市区东南角与市区仅一坝之隔,拥有8500亩森林和1000多亩水域面积,景区内有聚远楼、江西矿冶博物馆、和兴古街、报德寺、铁人三项广场等景点。凤凰湖山环水抱,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空气负氧离子最高可达2万个/立方厘米,是市民健体养生、消寒避暑的养生谷。
隐居 • 石头部落
隐居•石头部落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龙头山乡陈坊上源头自然村,村落面积200余亩,现存石屋40余栋。整个村落房屋以鹅卵石干砌外墙构筑而成,保存完好。村内青石铺路、溪水潺潺、群山环抱、清幽境远。置身其间,浓郁古朴的乡村气息、寂静祥和的时光荏苒,使人沉醉、流连忘返。
青舍里
悠悠青舍里,淡淡墟里烟。青舍里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背靠青山,面对洎水河,有幽静山坞、绿色农田、现代大棚、美丽村庄、高山茶园以及独有的农垦文化、知青文化等资源,是一个多功能多业态的“农文旅田园综合体”。
楼上楼田园综合体
楼上楼位于香屯街道杨家湾村,距离市区约15公里,是隐藏在德兴深处的一垅桃花源,集餐饮住宿、农业生产示范、有机配送、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游览、农事体验、户外拓展、特色养殖垂钓、野外烧烤、亲子乐园、水上乐园等功能为一体的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
亚洲最大露天采矿场——德兴铜矿
德兴铜矿位于怀玉山脉孔雀山下,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露天铜矿,矿藏特点是储量大而集中、埋藏浅、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在世界矿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一座和祖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矿山,是一座专注于智能化建设的矿山,还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中国中医科学院
(德兴)实验培训基地
中国中医科学院(德兴)试验培训基地作为德兴市第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集科研、教学、培训、旅游多位一体,用创新的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03
德兴美宿
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德兴市隐舍民宿
被评为“上饶十佳精品民宿”之一的隐舍民宿,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是一个亲近自然的绝佳之地。用纯鹅卵石垒砌的古民居,依山而建傍水而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房间装修温馨舒适,设施齐全,民宿提供度假体验、田园美食,自助休闲烧烤、星空露营,山野垂钓、篝火K歌等服务,让你摆脱繁忙的工作和压力,尽情享受悠闲的假期时光。
德兴市银鹿宾馆
银鹿宾馆位于江西省德兴市银城街道苗圃路 ,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是德兴市铜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下的全资国有企业。银鹿宾馆位于江西省德兴市市区银鹿森林公园内,内部树木苍郁,静谧幽雅,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是德兴市唯一一家国家五叶级绿色饭店。宾馆共有客房122间(套),床位201个,其中单人间 34间,标准间79间,套房9间。设有中餐厅、西餐厅和多功能厅等风情各异的餐厅,可同时容纳近1000人就餐,会议中心功能齐备,有大小会议室6个。集公/商务、餐饮、住宿、会 议、网球场、游泳池、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度假宾馆。
大茅山国际康养酒店
大茅山国际康养酒店坐落在有“森林氧吧”之称的国家4A景区大茅山西麓,整个酒店的设计风格于旧建筑中汲取灵感,以原木能量与宁静空间为设计理念,关注生命力的延续,营造接近于“自然磁场”的空间环境。
04
德兴美村
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秀美乡村乌石
乌石自古以来才人辈出,历朝历代出了18名在朝为官者而得名“乌纱”,因与本地方言“乌石”同音而沿习至今得名“乌石”。紧扣“千年农耕,百年驿站,江南水村”的文化主题,打造有文化、有内涵的乌石秀美乡村,是一个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生态养生为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海口古镇
海口镇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海口镇文化底蕴深厚,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进士“金榜题名”183人,现仍保存着明、清时的五古三雕——古宅、古树、古街、古井、古城墙和砖雕、木雕、石雕,千年古村将以海的博大胸襟诚邀四方来客。
彩虹童话村
童话村位于德兴市大茅山高速出口左侧,从远处望去,五彩缤纷的颜色如同一块彩玉,点缀在青山云雾之下,在田野里熠熠生辉。上帝仿佛打翻了调色板,将颜料泼洒在了这个梦幻山村,色彩斑斓的墙壁、错落有致的屋舍、小清新的壁画,置身其中,就像进入了儿时梦中的童话王国。
江南最美茶园小村
江村
江村——江南最美茶园小村,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茶园,有绿荫成片的苦储树,还有白墙灰瓦的徽式建筑,更不能少的是垂涎欲滴的畲族美食,江村可以满足人们对田园的无限遐想。
05
德兴非遗
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德兴石壁荆茶制作技艺
德兴石壁荆茶——俗称黄金茶。系采用野生蜡梅鲜嫩枝叶经传统工艺手工炒制而成的一种纯野生功能性保健茶。德兴石壁荆茶制作技艺主要在德兴新岗山镇一带传承,当地百姓在每年谷雨前后上山采摘野生蜡梅的鲜嫩枝叶进行炮制,在炒制的过程中放入其他相宜植物的根、茎、花、叶、果,配制成风味各异的石壁荆茶。
德兴金属器物制作技艺
德兴金属器物制作主要以铜和银为代表,金次之。其制作技艺肇始于商周,成熟于秦汉,繁盛于唐宋。目前德兴金属器物制作技艺传承了古代成熟的鎏金、錾花工艺,并根据现代审美要求进行了创新。在生产工序中特别注重了手工程序,有化水、铸毛坯、打叶出条拉丝、压形、上胶版、錾花、焊接、抛光、美货、点翠等十道手工工序,制作过程繁杂,工艺考究。
德兴鹅卵石民居营造技艺
鹅卵石民居营造是德兴境内一项将民居建筑工艺与道教仪式结合起来的传统手工技艺。技术科学简约,宗教仪式多样,民俗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情趣,是赣东北民居营造技艺的典型代表。
德兴新营划龙船习俗
龙舟赛会自新营唐朝建村开始,流传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公元875年(唐乾符二年),江西第一个武状元舒贺追剿黄巢部队至德兴大茅山,屯兵在“蒿埠”,“新营”由此而来。战后,舒贺率部分亲兵和家属留在新营垦荒开田。又将浙江老家划龙舟习俗带入,供将士平日练习娱乐,逐渐龙舟赛会发展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端午祈福和民众娱乐活动。
德兴祖氏中医药内科疗法
德兴祖氏传统中医是以整理、传承、挖掘祖传秘方为主要手段,兼具诊疗、养生为主要功能,着力保护当地珍稀濒危野生中草药资源,辐射周边、惠及大众的传统中医药疗法。
德兴海口董氏家规家训
海口地处山区河流谷地,凭借优良的水路交通与贸易河港,适宜农耕商贾。唐末,董氏开基始祖董申在此择佳水名山,聚族而居。因自然和谐的耕读文化,重义践诺的商贾文化,科第绵延的仕宦文化互相交融,董氏家族形成其独有的家规家训,并于历代家谱中明文记载。
06
德兴特产
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德兴高山云雾茶
覆盆子
德兴覆盆子是德兴市特产药材。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德兴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掌叶覆盆子含酮量最高。德兴覆盆子抗病虫害性强,种子发芽率高,果实个大粒实,品种纯正,柔嫩多汁,质量上乘,营养更丰富。2011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红花茶油
德兴红花茶油,以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野生红花茶籽为原料,经冷榨、全物理精炼而成。红花茶油因其野生生长,数量稀少,尤显珍贵。高海拔区无农耕作业,无农药化肥,无工业污染,真正天然绿色。高海拔区长年云雾缭绕,红花茶果承受雨露滋润的时间更长,因而其营养更为丰富,实为茶油中的上佳之品。
铁皮石斛
德兴铁皮石斛茎直立,细圆柱形,长3.5~30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黄绿色或青灰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显细纤维性,灰色至灰绿色。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具有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强筋降脂、降低血糖、明亮眼睛等药用价值。
无核椪柑
德兴特产无核椪柑色泽鲜红,风味浓醇,品质优美,可溶性固形物为14.3%,总椪糖12.9%,与国内外同类品种比较均属领先水平,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赣椪柑一号”。
07
德兴名人
山川之宝 • 惟德乃兴
张潜
张潜,字明叔,今新营吴园人,北宋炼铜家。潜博通方技,熟习胆水(即硫酸铜溶液)浸铁炼铜技术。他根据前人的长期实践经验,经过12年之久的探索与实验,探明德兴兴利场的32泉、138沟盛产胆水,可浸铁取铜,并总结出浸铁取铜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工艺,于绍圣年间(1094—1098年)写成湿法炼铜专著—《浸铜要略》。
徐俯
宋文学家,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由洪都分宁迁居德兴天门村,徐俯为宋代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早期诗受黄庭影响,崇尚瘦硬风格,强调活法,晚年力求自然;著有《东湖居士诗集》,早佚。清代厉鹗《宋诗纪事》及陆心源所作《补遗》辑有其佚诗。清代谢启昆咏徐俯的诗风和人曰:“横塘春绿满东湖,不肯因人作步趋。风节渭阳真不愧,闺中有婢唤昌奴”。
汪藻
汪藻,字彦章,今海口镇小浮溪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曾任湖州、徽州、宣州,卒赠端明殿学士。汪藻的诗风格清新,深醇雅健,格律精密,为众人所莫及,世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汪藻对史学亦颇多贡献。徽宗时,曾任九域图志局编修官;高宗时,撰《靖康要录》16卷,详记宋金和战诸事;绍兴八年(1138年),修纂《政事纪录》665卷,后人著《徽宗实录》十之八九取材于此书。汪藻高官显爵30年,清平廉洁,居无庐宅,一生博览群书,老不释卷。著有《浮溪集》60卷。
董煟
董煟,南宋治荒名吏,字季头,号南院,今海口镇海口村人。绍熙四年进士。煟任温州府瑞安县知县时逢灾荒,实施赈济、赈粜、赈贷等办法,使流民得到安置,灾民得以复原;又向朝庭进献所著《救荒活命书》3卷共5万余字,全面系统地提出救荒“五法”、“十六项”的政见。“五法”即常平以赈粜、义仓以赈济、劝分、禁遏籴 、不抑价;“十六项”为检旱、减租、贷种、恤农、遣使、驰禁、鬻爵、度僧、优农、治盗、捕蝗、合籴、存恤流民、劝种二麦、通融有无、借贷内库等。宋宁宗赵扩召见并嘉奖他“忠惟报国、诚在爱民”,赏赐绢帛,升为通仪郎;称赞其书为“南宋第一书”,诏令刊印,发行到各郡县。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称董煟《救荒活命书》“实有经济,与同时空谈性学者殊”,诏命重新翻印发行。董煟在瑞安任上因母丧按例停职,守丧三年期满后,改任辰州辰溪知县。在辰溪任职期间,兴办学校,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颇得民心。后辞官回乡创办南隐书院。著有《春秋资讲》、《寿国脉书》、《南隐文集》等书。
看遍德兴山川美景
听遍德兴自然之声
嗅遍德兴四季之味
触摸德兴历史古迹
品味德兴人间烟火
山川之宝,惟德乃兴
魅力山城静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