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堰塞湖的形成与啥有关(为何不用炸弹炸毁堤坝?)

时间:2024-07-17 19:15:17  浏览:100

2018年10月10日晚22时6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长约5600米,高70多米,宽约200米。2018年11月4日凌晨,水已经漫过江达县波罗乡通乡桥梁。截止4日5时,堰塞湖水位2903.94米,蓄水量约9000万立方米。11月9日8时,堰塞湖坝前水位2941.77米,蓄水量约3.85亿立方米,入库水流量700立方米每秒,距坝顶最低高程24.54米,水位平均每小时升高0.18米,累计升高48.77米。

当我们看到这些数字的时候,由于堰塞湖的概念可能还很模糊,所以这些数字对我们的触动不是很大。也想象不到堰塞湖能有什么危害,先让我们先看下历史上堰塞湖造成的灾难。

1933年岷江叠溪地震导致堰塞湖

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发生7.5级地震,地震造成的滑坡、山崩堵塞岷江,在银瓶崖、大桥、叠溪溪(小桥)三处崩下岩石将岷江堵塞,支流黑水入岷江处两河口以上江水完全断流,顿时出现了三大堰坝,形成堰塞湖。10月9日因强余震触发叠溪坝溃决,积蓄45天的堰塞湖积水轰然而下,这次水灾造成2500多人死亡,冲毁房屋6800多处,冲走粮食100万余斤、牲畜4500多头。

现在重回看那堆数字,你的内心,是不是被撼动了,根据初中的物理知识P=ρgh ,简单的换算就知道,坝体所承受的压力,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真的是命悬一线。

那么不禁要问,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呢?简单的导弹炸开不就好了吗?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过程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想,既然堵塞了,那就让飞机扔炸弹炸开个口子,不就自然疏导了吗。当然这也只是想象的来的,实际情况是河岸两边塌方的土石量是巨大的,一般炸弹根本起不了作用,还有一个就是如果爆破量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二次塌方,酿成更大的事故,最主要的是,下游的群众还没完全撤离,突然形成溃坝,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堰塞湖处置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科学。快速”,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疏导,引流,降水位”。

首先是在下游人员转移相对困难及重建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为减小洪水对城镇的最小破坏,可以使用安全排水渠法。治理的原理是按照疏导水流,控制堰塞湖水位。安全排水渠法强调人力资源及主观能动性的投入,对湖水自然溢出采取了严格控制,即“洪水是顺着人的思路被动流入下游。主要采取人工大型机械开挖泄流。

第二个就是在堰塞湖形成早期,在下游群众已经被成功转移,并且在最紧急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在堤坝上装埋炸药,对堰塞湖进行定点爆破,炸药的控制量,对土石的性质勘测都要把控严格.

第三个堰塞坝加固的方法。加固法则适用于相对稳态型的堰塞湖,需要在详细的地质勘测和未掌握下游人员疏散情况的决策背景下采用,为其修建护坡加固否则会加重堰塞湖的危害。

在这次金沙江堰塞湖处置中,我们主要采取第一种方法,西藏、四川两省区消防队伍共出动148名消防员、19辆消防车,协助转移安置受影响的3县11乡共转移25282人,设立42个安置点,其中农牧民群众3625户、17244人。动用11台挖掘机、4台装载机,施工人员34人投入抢险疏通作业,开掘堰塞体3200立方米,提前完成了泄流槽挖掘工作。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文章